2022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全景圖譜 (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 預見2022
來源:3060 https://mp.weixin.qq.com/s/leDA6iR2b67HrP2cRMCn8g
產業概況
1、定義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是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的戰略選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節能環保清潔產業統計分類(2021)》,節能環保主要分為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綠色交通車船和設備制造。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龐大
節能環保產業產業鏈龐大,產業環節眾多,包含四大子產業,即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產品與服務等,其產業鏈長度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在碳中和、碳達峰大目標的引領下,節能環保產業將對經濟增長起到進一步拉動作用。
節能環保產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包括鋼鐵、電子、有色金屬、塑料等在內的原材料供應商,這些行業為節能環保產品的生產及工程實施提供原材料,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節能環保產業的成本,進而對細分行業的利潤產生影響。
節能環保產業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電力、鋼鐵、建筑、化工、機械制造、市政建設行業。工業部門和政府部門是節能環保的重要需求方。
產業發展歷程:產業處在戰略機遇期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受政策影響,在經歷了發展早期(“十一五”期間)、歷史機遇期(“十二五”期間)和發展成熟期(“十三五”期間)后,“十四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新的戰略機遇期。
產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支柱產業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主要受政策影響,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產業發展現狀
1、節能環保產值規模穩步增長
近年來,國家在財政支出方面,把生態環保、綠色發展作為重要的領域,財政支出逐步擴大。據財政部數據,2012-2021年,全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規模年均增長率達8.8%。從波動趨勢來看,2012-2019年,我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規模整體呈擴大趨勢,2020-2021年有所下降。2021年,全國節能環保財政支出規模達6305億元。
在國家政策和財政支出的推動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數據,“十三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由2015年的4.5萬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7.5萬億元左右。
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暫未公布2016年和2019年數據,圖中數據為前瞻估算數據。
2、細分市場之節能行業:節能服務產業不斷發展
節能行業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細分行業,主要包括工業節能、建筑節能、智能電網和生活節能四個領域,具體發展概況如下:
隨著國家及地方政策的不斷推進,我國節能服務產業不斷發展,產業總產值不斷增長,呈逐年上漲趨勢。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917億元,同比增長13.3%。
近年來,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節能能力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我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對應形成年節能能力4050萬噸標準煤,形成年減排二氧化碳10172萬噸。
3、細分市場之環保產業:環保產業保持較快增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的加大,中國環保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國家和各級政府不斷加大重視,以及伴隨著工業發展產生的大量市場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國環保產業始終保持較快增長?!吨袊h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00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11.3%。
《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20)》采用環保投資拉動系數法、產業貢獻率和產業增長率三種方法預測2020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規模大約在1.6萬-2萬億元之間,2021年環保產業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
4、細分市場之資源循環利用: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十三五”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0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15年提高了約2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繼續大幅下降,單位GDP用水量累計降低28%。資源循環利用已成為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產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產業園區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
從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域分布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節能環保已形成明顯的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其中山東省、江蘇省和河南省的產業園數量最多。
2、企業競爭:參與者眾多
從企業競爭來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企業數量眾多,以中國環境企業50強為例,根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發布的“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A股上市公司33家,港股上市公司10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非上市公司6家。
從營業收入來看,營收過百億的企業共8家,分別是光大環境、中國天楹、北控水務、首創環保集團、盈峰環境、格林美、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和龍凈環保,這8家企業營收占全部50強企業營收規模的16%。營收在50億元至100億元企業14家,占比約為28%。
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及規劃
據我國“碳中和、碳達峰”節能減排規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2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單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別降低13.5%、16%左右,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廢紙利用量達到6000萬噸,廢鋼利用量達到3.2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200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1150萬噸、29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2、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有望超19萬億元
在“碳中和、碳達峰”和“十四五”的一系列目標和規劃的推動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將繼續擴大。據前瞻分析預測,到2027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有望超19萬億元。
3、節能環保產業將加快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節能環保產業與新技術的不斷融合進一步帶動了節能環保事業的發展。例如,智能電網、智慧水務、物聯網解決方案等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的節能環保生態正在加速發展。未來,通過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整體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節能環保行業產業鏈全景解析與招商策略建議深度研究報告》
“十三五”時期,我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笆奈濉睍r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與日益加速的國內經濟發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出五大趨勢:綠色低碳引領發展,能源結構不斷優化;綠色制造水平不斷提升,綠色工廠與綠色園區建設升級;綠色制造融合多產業共同發展,新興業態將不斷涌現;產業集聚效應將不斷增強,部分中小企業將實現突圍;政策體系逐步完善,保障節能環保產業有序發展。
一、節能環保產業概況
?。ㄒ唬┕澞墉h保產業定義
節能環保產業實質上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提供技術基礎和裝備保障的行業。節能環保產業鏈龐大,產業環節眾多,包含三大子產業,即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產品與服務等,其產業鏈長度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在碳中和、碳達峰大目標的引領下,節能環保產業將對經濟增長起到進一步拉動作用。
?。ǘ┪覈澞墉h保產業政策演進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斷提速,節能環保產業為適應環境需求、工業綠色發展等需要應運而生,并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節能環保產業深入滲透至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有效緩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自2013年起,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節能環保產業發展。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發布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高效節能環保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有利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制度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節能環保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2017年10月,工信部發文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2018年,國家統計局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體現了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性。
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ㄒ唬┤虬l展現狀:發達國家引領產業發展,但領先優勢逐步減弱
當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發展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世界各國和經濟體紛紛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培育和發展。2019年,全球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1682億美元,同比增長3.60%。
從細分領域來看,水處理領域規模最大,達到6606.20億美元,占比56.60%;固廢處理和環境服務領域規模位列其后。三個領域規模合計超過1萬億美元,總占比為87.80%。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美和歐洲憑借自身產業先發優勢和技術積累優勢,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持續占據全球節能環保產業領先地位。2019年,美國和歐洲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分別達到4386.90億美元和3710.00億美元,占比分別為37.56%與31.77%。日本則是亞太地區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龍頭,2019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893.30億美元,占據亞太地區總規模的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三位。
從企業發展情況來看,全球國際巨頭紛紛通過戰略并購應對新興國家挑戰。其中,并購、重組是國際節能環保巨頭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但面對后繼追趕的新興國家,這也成為這些昔日巨頭的無奈之舉。例如,威立雅通過不斷并購將業務范圍拓展至水、固廢、運輸、能源服務等領域,已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節能環保巨頭;蘇伊士聯合加拿大養老基金公司,以323億歐元的價格收購GE水處理業務,以彌補蘇伊士環境缺乏膜組件生產能力。
這些案例頻發發生,說明節能環保產業正在從以往的寡頭引領、眾多國家跟隨逐漸演變成全球范圍內百家爭鳴、共同發展的發展局面。
?。ǘ┪覈l展現狀: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帶動技術和行業應用重塑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鎮化與工業化進程不斷深化,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愈加顯現,國家對節能環保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深?!笆濉逼陂g,我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20年,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達到7.5萬億元,2015-2020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5%。
從區域分布來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出“兩帶分布”的格局,分別為遼寧至珠三角地區的“沿海行業帶”與四川至長三角地區的“沿江發展軸”。其中,以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和廣東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地區引領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形成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在經歷了30余年的發展后,實現了由引進模仿,逐步轉向引進再開發與集成的突破,目前正在創新、突破與顛覆傳統節能環保產業的道路上不斷發展,未來產業將持續釋放更多機會,產業發展不斷升級。
?。ㄈ┪覈澞墉h保產業發展面臨問題
雖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步,但與全球領先的歐美各國及亞洲的日本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制約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質躍升。
一是創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我國節能環保企業創新能力較低,以企業為主體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仍有升級空間,產學研結合發展需要更加緊密,技術研發投入應根據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補足。目前,我國部分關鍵節能環保設備與零部件依然需要進口,自主研發、生產關鍵設備的能力仍需提升。
二是產業結構需要不斷優化。節能環保產業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參與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較低,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效用較弱。同時,節能環保設備成套化、標準化程度較低,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是市場秩序仍不完善。目前,各地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存在地方保護、行業壟斷、低價競爭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節能環保產業落地生根、有序發展。同時,污染治理設施重建設、輕治理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得相關設備運行低效。另外,市場監管不到位也是制約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關鍵掣肘之一。
四是政策體制相對薄弱。雖然我國出臺了很多節能環保相關法律法規,但其標準體系仍舊未能有效建立,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標準還未敲定。同時,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的財政、稅收、人才補貼仍有待提高。
五是服務體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環?;A設施和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等市場化服務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回收體系也應持續推進。同時,節能環保公共服務平臺較為缺失,制約了產業進一步落地。
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趨勢
“十四五”時期是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窗口期,也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重要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與日益加速的國內經濟發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呈現出五大趨勢。
?。ㄒ唬┚G色低碳引領發展,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一方面,能源消費將保持低增速和低增量發展態勢,儲能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將加速,解決能源并網、能源消納等關鍵技術,為加快優化能源結構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產業結構升級將不斷提高能源結構高頻次和高標準調整步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ǘ┚G色制造水平不斷提升,綠色工廠與綠色園區建設升級
“十四五”時期,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將更上一層樓,不斷提升電氣電子、石油化工、汽車制造、機械裝備等細分領域綠色制造的水平。同時,重點打造綠色園區樣板,實現引領帶動作用,在全國范圍內加速綠色園區試點示范工作,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級利用率。
?。ㄈ┚G色制造融合多產業共同發展,新興業態將不斷涌現
近年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區塊鏈、新材料、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不斷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也迎來轉型升級的時機。在我國“新基建”興建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有望與新興技術相融合,不斷孕育更加智慧化、綠色低碳的新業態與新發展模式。
?。ㄋ模┊a業集聚效應將不斷增強,部分中小企業將實現突圍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業將向集聚發展進一步深化。部分中小企業在經歷了企業初創的“死亡谷”后,在市場的認可與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下,將迎來爆發,成為行業龍頭,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圍繞其進行周邊產業布局,產業將呈現集聚發展態勢。
?。ㄎ澹┱唧w系逐步完善,保障節能環保產業有序發展
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政策將持續深化,在財稅金融、產業集聚、人才補貼、平臺建設等方面出臺相應的規劃文件與行動計劃,引領產業發展,同時促進產業生態不斷形成,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ㄒ唬┱畬用妫簯M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有效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正處于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積極的引導必不可少。政府應不斷在產業保障、人才支撐、財稅減免等方面建立“一攬子”政策體系,形成有效的引領作用。同時,積極規范行業發展,形成有效的行業標準和準入門檻,凈化行業環境,有效保障行業發展質量。
?。ǘ┢髽I層面: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深耕節能環保細分領域關鍵技術
對于企業來說,技術是不變的競爭力。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將在新興技術和新興產業的融合助推下,形成新模式、新業態。企業要牢牢把握相關機會,在關鍵技術環節實現突破,早日擺脫關鍵設備依靠進口的局面。同時,注重集聚發展,形成產業氛圍,打造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發展環境,實現自我價值提升。
?。ㄈ┩顿Y機構層面:應緊抓機遇合理布局產業鏈相關環節
節能環保產業已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重要的發展領域之一。投資機構應理性把握機會,著手布局產業鏈各環節與細分領域中技術壁壘較高、市場份額較大且盈利模式清晰的初創企業和較為成熟的企業,力求盡早布局相應賽道。同時,要在投資過程中保持理性,進行深入的行業研究與企業盡調后再進行最終投資決定,規避相應風險。